兰州大学2023年暑期学校“学在兰大”之“科学与中国”院士行系列报告会举行
来源:
2023-07-14 11:22
【
放大
缩小】
7月11—12日,兰州大学2023年暑期学校“学在兰大”之“科学与中国”院士行系列报告会举行。北京大学王恩哥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信和院士,南京大学吕建院士,新利18网址多少物理研究所沈保根院士,新利18网址多少、上海交通大学张杰院士,中山大学张培震院士,南昌大学陈晔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飞院士,中山大学高松院士,新利18网址多少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武汉大学舒红兵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等13名院士应邀来我校,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系列报告会。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院士,涂永强院士、黄建平院士参加相关报告会。
王恩哥院士作了题为《物理与人类未来》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王恩哥院士从“物理学研究什么”这一问题出发,告诉同学们物理是一门不断改变人类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学科,随后就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系列经典研究问题,生动讲述了物理学家们探索问题的精彩故事。他表示,物理学经历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新发现的问题要远多于已解决的问题,正是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推动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
田禾院士以《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为题,阐述了化学的三个维度——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效率,并一一对标“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列举出相关的具体科研实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场景及前沿发展趋势。在谈到我们的再思考时,他特别强调了“动态”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最后,他提出“动态化学”“绿色化工”“深度学习”“源头创新”四个关键词,与全体师生共勉。
“我国实现能源革命和碳中和是一场硬仗。”包信和院士的主题报告“‘双碳’背景下能源科技的机遇与挑战”,从“‘碳中和’与‘能源革命’的必然途径”“第四次能源革命的重要特征”讲起,循序渐进、逻辑缜密,引发了与会师生们对能源科技发展趋势的深入思考。随后,他讲解了煤转化的方式,并重点就“化石资源与新能源结合”“二氧化碳转化与利用”及“氢能和流程工业低碳”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报告最后,包信和介绍了“重回炔烃时代”的科学构想。
吕建院士作了题为《面向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初探——基于南京大学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在新时代新阶段,应当清晰认识我们所处的的历史新方位和高教新使命,关注如何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来引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报告介绍了以“六个导向”做到时代融入,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办学理念,用系统化架构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结构化方式来体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要求等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南大方案”探索。他说,学校坚持用内涵式模式化新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用四个转变来支撑卓越人才培养新体系的运行,用个性化的方式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成长成才,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沈保根院士作了题为《稀土:战略资源、永磁材料、关键应用》的报告。报告中,沈保根院士围绕“稀土资源水平、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铁氧体、稀土永磁应用”生动讲述了稀土不仅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且是不可再生资源,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磁学、光学、电学等物理性质。稀土磁性材料是稀土元素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电机、汽车、交通、能源、家电等民用产品领域,更是国防尖端技术领域重要的基础材料。沈保根院士还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的现状,稀土资源平衡、高效利用的意义,稀土磁性材料尤其是稀土永磁材料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尖端应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稀土永磁电机的推广对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贡献。
张杰院士作了《天问-对自然界最基本规律的探索》的主题报告,从屈原的长诗《天问》中对宇宙创始之初的好奇心讲起,之后他从充满奥秘的宇宙、李政道研究所的初心与使命、探索根本性科学规律三个部分阐述了报告主题。他指出,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探索:大爆炸遗迹的探测和观测、高能量密度极端物态的产生与探测、极端物态衍生规律的探索与应用,这也是李政道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方向。讲座的最后,张杰介绍了李政道研究所2035年发展规划和发展愿景。
张培震院士以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与地貌形成过程为主题,主要从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群沉积的起始年代、山脉隆起和盆地消亡时间及盆地群消亡的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以柴达木盆地为例,以磁性地层学为研究方法,并结合部分新发掘的动物化石群,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群的起始沉积年龄进行了新的厘定,并对青藏高原隆升影响到东北部的最早时间进行了修正。随后主要以祁连山为例,以物源变化、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变化、沉积速率,以及热年代学为研究方法,限定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群的消亡时间。最后结合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结果,认为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以厚皮对冲为基本特征,揭示了东北缘盆地的消亡方式。
陈晔光院士作了题为《类器官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医药产业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陈晔光院士介绍,类器官是一种体外培育而成、具备三维结构的微器官,拥有类似真实器官的复杂结构,并能部分模拟来源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以肿瘤病人的治疗为例,类器官对特定的病人能找到适合的药,实现个性化治疗。此外,在药物研发方面,类器官也有很大发展前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他还提到,在我国类器官的研究及其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类器官研究也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干细胞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项目,是推动类器官领域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
郑永飞院士作了题为《汇聚板块边缘地球化学传输与热液成矿作用》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汇聚板块边缘作为地球内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场所,是板块构造理论研究的核心和焦点,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他阐述了“地球化学微观示踪宏观板块构造”化学地球动力学概念,以汇聚、离散板块边缘、板内玄武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洋中脊玄武岩形成机制引出了大洋弧玄武岩、大陆弧安山岩和洋岛玄武岩地幔源区成因模式和差异化的“五步骤”形成模式,基于HFSE对金红石的强相容性拓展介绍了“金红石控制模型”。他还展望了俯冲带科学研究前沿的6个科学问题。
高松院士以《分子自旋科学与技术》为题进行了报告。他围绕“自旋是组成物质基本粒子的内禀性质”,阐述了自旋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发展,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为同学们揭示了自旋科技中的未解之谜。高院士分别从“自旋效应是什么”、“如何应用自旋效应”、“自旋效应在化学中的初步进展”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分子自旋科学与技术”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意义。
康乐院士以《表型可塑性的分子调控》为题,从生命的本质出发引出“表型可塑性”的概念,讲述表型可塑性在生物中普遍存在,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揭示其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与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康乐院士生动形象地给大家讲述了相关的气味化合物在群体形成中的作用。此外,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了蝗虫“聚起来、活下去、飞起来、传下去”的完整生活史,在差异表达、功能、机制和调节方面均有研究,在整个表型可塑性的分子调控水平上研究了转录、代谢、转录后调控和环境,最后形成蝗虫自赋能、自组织、自协调、自调节、自适应、自进化的规律。
舒红兵院士作了题为《病毒免疫和炎症分子机制研究》的主题报告。他从“什么是免疫”讲起,介绍了自己与免疫学研究的不解之缘——勤奋努力的求学之路、目标清晰的发展之路、脚踏实地的成才之路,同与会师生分享多年来的学习、科研经历,鼓励师生不设限、勇于从失败和挫折中走出来、保持全力以赴的拼搏姿态和努力韧劲,让奋斗改变命运。同时,他也讲述了自己在抗病毒天然免疫、炎症反应、以及病毒免疫逃逸调控机制领域的研究经历。
薛其坤院士作了题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做一个不负使命的追梦人》的主题报告。薛其坤院士首先从欧姆定律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霍尔效应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并告诉同学们:“‘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作为物理学名词留在物理学史上,与祖国的强大密不可分,也是我国对世界量子科学的重要贡献。”随后,薛其坤院士对自身成长成才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分享,鼓励大学生要厚积薄发,只有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作风;只有这样得到的数据才能经受得起同行/竞争者的检验、历史的考验;只有追求极致,才能得到最漂亮的数据,只有最漂亮的数据才能得到同行、竞争者的高度认可和尊重,才能真正享受科研和探索科学奥妙的乐趣。
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为兰大师生搭建了交流知识、开拓视野的高质平台。每场报告会后,主讲院士都与在场师生交流互动,就科学观点进行了热烈探讨。
化学化工学院青年研究员安丽表示,院士们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的战略眼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标自己的科研工作,我深刻地意识到科学研究应该立足于时代需求的重要性。在此次报告中,院士们对化学的深刻理解激励了我,让我对未来的化学研究产生了新的思考。”她说。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杨海坤说,以宇宙大爆炸为开端,张杰院士带我们“穿越”138亿年的时空之旅,梳理了物质的起源与演化过程。通过报告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有天问精神,要把国家需求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思雨说,此次讲座中陈晔光院士关于类器官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内容,让我对类器官在生物医学和医药产业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生命科学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对未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热情,并希望能够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